那一年(1998年),政府为了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取消福利分房,决定将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面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自不断推动房产改革以来,一部波澜壮阔的买房、炒房史诗大片上演了。
买房大军辗转大江南北,不断壮大自己的版图,北至朝鲜接壤的丹东,南至天涯海角,西至成都,犹如龙卷风一般狂扫、席卷东部海岸线。甚至把触角伸到了新加坡“旁”,部分人士买到伦敦。
自此,“将全国乃至全世界楼市当做满汉全席一一品尝”、“买房就是买猪肉,出手要快,手起刀落利落干脆”就成了买房团的宗旨。
众所周知,买房的重要场合是售楼部,开发商的房子盖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漂亮,自然也会在售楼处下足功夫,在精雕细琢的同时,也卯足了劲儿放大招,恨不得让全国的人们都往售楼部里钻。
而楼盘销售中心是最能体现一个楼盘的规划理念、建筑质量,既是兼顾开发商接待、营销、办公的重要功能场所,也是与顾客沟通、成交重要空间。怎么样打造出最吸引人们眼球、达成交易,一直是新楼盘从设计之初到落地建成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下面我们来谈谈售楼部设计的进化发展史。
大卖场的1.0时代
_____
楼盘的售楼部在最早期就是个临时搭建的卖场,一边工地火热朝天、尘土飞扬在施工,一边大铁硼里摆着沙盘和区域位置图,买卖双方直奔主题,就是多少钱,少不少?......开价砍价,和菜市场没什么区别。
早期有些聪明的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会推出一些吸引眼球的点子,比如砸金蛋抽奖、送冰箱送彩电、提供点心等小吃茶水等。
当然,也有什么魔术、音乐演奏等等助兴表演,然而这并没有摆脱售楼部“卖场”的属性,这些花哨的艺术或者娱乐活动的加入,也只是为销售属性做服务而已。
高大上的2.0时代
_____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经济突飞猛进,钱也越来越多,一部分是作为债务印出来的,而房地产作为蓄水池也水涨船高,房价飞上了天。各家都想成为全球第一大房企,行业竞争激烈,进入拼品质的时代,售楼部自然也得跟着高大上。
这一阶段的营销中心,已经从外观上看摆脱了菜市场、卖场气质,融入了更多商务洽谈、休闲的功能,让买房成为一件比较有逼格、上档次的事。
而本质上,售楼部还是个谈买卖的地方,售楼部作为售房的属性依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一般除了有买房需求的,或者通过电视、媒体广告等途径了解过这个楼盘而主动上门的人,其他没有买房计划的人是不会走进这座高大上建筑物内部的。此时,售楼部单一的销售接待功能,并没有因为装修硬件的升级而改变。
但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变得更好了,服务品质也提升了,售楼小姐也打扮得越来越漂亮了,但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为楼盘营销提供更多帮助。
网红的3.0时代
_____
随着网红电商的日益冲击,实体行业尤其是商业购物中心都想方设法尝试通过线下场景式的体验来挽回客户的心,开发商们受到这种场景营销的启发,并迅速学到了精髓。
于是售楼部里便有了电影院、图书馆、网红餐厅……等等,这是因为房地产商意识到了售楼处潜藏的价值。无论是凭借小资情调还是特立独行的风格,目的就是要将楼盘的销售中心捧成耀眼的明星,以吸引潜在的购房者。
这些进化了的网红售楼部突破了原先单一销售功能,将自身进化成大IP、明星,成为导入流量和人气入口,具备吸引潜在购买和非主动购房人群的能力。
即便是不买房子,呼朋唤友来这里聚聚,喝喝咖啡,看看书也好。通过这样口碑相传,总有人来想看看房吧?这样的售楼部已经不只是原先仅有的楼盘展示、销售接待能力了,更具备对普通人群、潜在客户的吸引力。
有开发商为了迎合更年轻的购房者、初次购房者、小公司老板和创业者等人群,更是把售楼部打造成集购物体验和趣味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彰显楼盘客户群体的独特个性,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售楼的空间利用率。毕竟售楼部一般面积都不小,闲置着也是浪费。
归根结蒂,从1.0到3.0时代,售楼部设计进化的是外观和功能,不变的,是其折射出的房企对于购房者及业主的服务。对于2021年的开发商来说,受限于全新的市场环境与政策规定,过去粗犷的开发服务模式已经行不通,拼速度、拼规模的时代已经落幕了,现在的行业,拼的是产品和服务质量。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资料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我方整理仅供学习研究之用;若图片及内容侵犯到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